一種升壓模塊及使用其的供電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升壓模塊,其包括第一電容單元、電感、開關元件、二極管及第二電容單元。其中,第一電容單元、電感、開關元件、二極管及第二電容單元均集成在子板上。本實用新型的升壓模塊將第一電容單元、電感、二極管及第二電容單元均集成在子板上,減少了這些元件的占用面積、簡化了布局。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該升壓模塊的供電裝置。
【專利說明】一種升壓模塊及使用其的供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驅(qū)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升壓模塊及使用其的供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源驅(qū)動電路是各電子產(chǎn)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電子產(chǎn)品的輕薄已經(jīng)成為日益發(fā)展的趨勢,因此,電源驅(qū)動電路的體積直接影響電子產(chǎn)品的市場競爭力。
[0003]一般來說,電源驅(qū)動電路包括升壓電路,升壓電路也叫自舉電路,利用自舉升壓二極管、自舉升壓電容等電子元件,使電容放電電壓和電源電壓疊加,從而使電壓升高.有些電路升高后的電壓值能達到電源電壓的數(shù)倍。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升壓電路的電路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xiàn)有的升壓電路主要利用散落在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各處的電容元件cl/c2、電感元件11、二極管dl及開關元件k組成,因此,現(xiàn)有的升壓電路占用PCB板的面積較大,且布局復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改進的技術方案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以上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占用面積小、布局簡單的升壓模塊。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升壓模塊,包括:第一電容單元,接收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所述第一電容單元的一端接地;電感,所述電感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單元的另一端相連;開關元件,與所述電感的另一端相連;二極管,包括負極及正極,所述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電感的另一端相連;及第二電容單元,所述第二電容單元的一端與所述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所述第二電容單元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電容單元、所述電感、所述二極管及所述第二電容單元均集成在子板上。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二極管的負極與母板電連接上述電源及開關元件均位于所述母板上。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開關元件可以為三極管或者場效應晶體管。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子板通過焊盤焊接在母板上。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電容單元包括: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接收所述電源提供的電壓,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及第二電容,所述第二電容與所述第一電容并聯(lián)。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第二電容單元包括:第三電容,所述第三電容的一端與所述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及第四電容,所述第四電容與所述第三電容并聯(lián)。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子板為印刷電路板。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母板為印刷電路板。
[001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供電裝置,上述供電裝置包括一子板,所述子板上具有:第一電容單元,接收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所述第一電容單元的一端接地;電感,所述電感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單元的另一端相連;開關元件,與所述電感的另一端相連;二極管,包括負極及正極,所述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電感的另一端相連;及第二電容單元,所述第二電容單元的一端與所述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所述第二電容單元的另一端接地。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子板為印刷電路板。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升壓模塊及使用其的供電裝置將第一電容單元、電感、開關元件、二極管及第二電容單元均集成在子板上,減少了這些元件的占用面積、降低了設計難度,簡化了設計過程及元件布局。
[0017]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端,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升壓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升壓模塊的電路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升壓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端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升壓模塊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0022]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術內(nèi)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呈現(xiàn)。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當可對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端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0023]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升壓模塊的電路示意圖。如圖2所示,升壓模塊包括第一電容單元CA、電感L1、開關元件K、二極管D1及第二電容單元CB。其中,第一電容單元CA接收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Vin,第一電容單元CA的第一端接地。電感L1的第一連接端與第一電容單元CA的第二端相連。開關元件K與電感L1的第二連接端相連。二極管D1包括負極及正極,二極管D1的正極與電感L1的第二連接端相連。第二電容單元CB的第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相連,第二電容單元CB的第二端接地。
[0024]其中,開關元件K可以為三極管或者場效應晶體管,開關元件K用于控制電感L1充放電,當開關元件K閉合時,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Vin對電感L1充電,電感L1將電能轉(zhuǎn)換為磁場能儲存起來,二極管D1的正極電壓比負極電壓低,此時二極管D1反偏截止,使電感L1的儲能過程不影響輸出端電容即第二電容單元CB對負載的正常供電;當開關元件K斷開時,電感L1將儲存的磁場能轉(zhuǎn)換為電場能,且這個能量在和輸入電壓Vin疊加后通過二極管D1和第二電容單元CB的濾波后得到平滑的直流輸出電壓Vout提供給負載,由于輸出電壓Vout是輸入電源電壓Vin和電感L1的磁碭能轉(zhuǎn)換為電能的疊加后形成的,所以輸出電壓Vout高于輸入電壓Vin,既升壓過程的完成。
[002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容單元CA包括第一電容C1及第二電容C2。其中,第一電容C1的一端接收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Vin,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電容C2與第一電容C1并聯(lián)。
[0026]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容單元CB包括第三電容C3及第四電容C4。第三電容C3的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相連,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四電容C4與第三電容C3并聯(lián)。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升壓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與圖3所示,升壓模塊中的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電感L1、二極管D1、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均集成在子板100上。其中,第一電容單元CA接收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Vin,第一電容單元CA的第一端接地。電感L1的第一連接端與第一電容單元CA的第二端相連。開關元件K與電感L1的第二連接端相連。二極管D1包括負極及正極,二極管D1的正極與電感L1的第二連接端相連。第二電容單元CB的第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相連,第二電容單元CB的第二端接地。
[0028]在本實施例中,二極管D1的負極與母板10電連接,以將升壓模塊輸出的輸出電壓Vout輸出至母板10,電源(圖中未示出)及開關元件K(圖中未示出)均位于母板10上。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電源(圖中未示出)或開關元件K(圖中未示出)也可均位于子板100上。
[0029]在本實施例中,子板100通過焊盤(圖中未示出)焊接在母板10上,以使子板100與母板10之間實現(xiàn)電連接,使得在后續(xù)母板10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在母板10上預留出子板100的位置的前提下只考慮該升壓模塊之外的其它電路元件的布局,降低了設計難度,簡化了設計過程及母板10上的元件布局。
[0030]在本實施例中,子板100及母板10均為印刷電路板。
[0031]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供電裝置,包括子板100,子板100上設置有升壓模塊。其中,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電感L1、二極管D1、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均集成在子板100 上。
[0032]其中,子板100也可以為印刷電路板。
[0033]在本實施例中,供電裝置還包括母板10,二極管D1的負極與母板10電連接,以將升壓模塊輸出的輸出電壓Vout輸出至母板10電源(圖中未示出)及開關元件K(圖中未示出)均位于母板10上。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供電裝置僅僅包括子板100,電源(圖中未示出)及開關元件Κ(圖中未示出)均位于子板100上。
[003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中將上述元件與其它電路一起散亂的布置在一個總的印刷電路板上,本實用新型的升壓模塊及使用其的供電裝置的第一電容單元CA、電感L1、開關元件Κ、二極管D1及第二電容單元CB均有序的集成在一個子板100上,可以使上述元件集成后占用的面積即子板100的大小實現(xiàn)最小化,減少了上述元件的占用面積,簡化了元件布局。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壓模塊包括: 第一電容單元,接收電源提供的輸入電壓,所述第一電容單元的第一端接地; 電感,所述電感的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電容單元的第二端相連; 開關元件,與所述電感的第二連接端相連; 二極管,包括負極及正極,所述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電感的第二連接端相連;及第二電容單元,所述第二電容單元的第一端與所述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所述第二電容單元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電容單元、所述電感、所述二極管及所述第二電容單元均集成在子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極管的負極與母板電連接,所述電源及所述開關元件均位于所述母板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元件可以為三極管或者場效應晶體管。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通過焊盤焊接在母板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容單元包括: 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接收所述電源提供的電壓,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及 第二電容,所述第二電容與所述第一電容并聯(lián)。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容單元包括: 第三電容,所述第三電容的一端與所述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及 第四電容,所述第四電容與所述第三電容并聯(lián)。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為印刷電路板。
8.如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升壓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為印刷電路板。
9.一種供電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1所述升壓模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為印刷電路板。
【文檔編號】H02M3/07GK204258625SQ20142074461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呂芳和, 魏玉娜, 李彬, 張國敏, 韓小偉 申請人: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